医院文化

药酒秒变毒酒?市一院血液灌流技术成功抢救乌头碱中毒患者

发布时间:2025-02-14    点击量:277


“喝口草乌汤,管你一年都健康。”

       “冬天食用草乌,手脚都是热乎乎!”

       民间普遍有对汤药、药酒的盲目崇信,笃定药膳进补、药酒止痛。许多人会在家用鸡肉、排骨、猪脚等来炖煮草乌或附片,并认为妥善炖煮就不会中毒。但正是受到这种错误认知的影响,加上人们对乌头类植物的华人策略研究论坛解有限,导致 “药酒”变“毒酒”的事件频频发生。

      春节期间,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华人策略研究论坛一名乌头碱中毒的患者。58岁李先生长期受关节疼痛困扰,寻医无果后病急乱投医,轻信华人策略研究论坛民间偏方,喝华人策略研究论坛两杯所谓能止痛的乌头碱药酒。可没过多久,他就开始头晕目眩、浑身难受。家人发现后,急忙将他送往市一院急诊科。  

微信图片_20250214151834.jpg

2月6日15点45分,患者入院时生命体征极不稳定,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急诊科主任曾景平及徐江荣、刘三英、冯上洋等医护团队迅速响应,立即启动紧急救治流程。先是为患者吸氧、进行心电监护,心电图提示患者频发室性早搏。急诊科立即开通静脉通路,给予“肾上腺素、甲强龙”并补液对症治疗。经过初步抢救,李先生的休克症状稍有缓解,但仍未脱离生命危险。

      鉴于患者既往有心脏病、胆囊炎病史,且伴有饮酒,在稳定生命体征的情况下,紧急邀请肾内科专家实施血液灌流治疗。16点36分,肾内科负责人王恒民火速赶到现场,经过全面、细致的评估,17点40分为李先生进行深静脉置管,迅速为其实施血液灌流治疗。

      血液灌流技术需要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让其流经装有吸附剂的灌流器,精准地清除血液中的毒素。这一过程对流速、压力的调控要求极高,必须做到分毫不差,稍有偏差,不仅无法有效清除毒素,还可能引发凝血、空气栓塞等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风险。每一个操作步骤,都容不得半点失误。但王恒民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和沉稳的心态,在18点25分成功实施血液灌流治疗。20点35分,灌流顺利结束,李先生被送回病房。得益于血液灌流技术以及医护团队争分夺秒的救治,他体内的毒素被有效清除,病情逐渐趋于稳定,不适症状也开始显著改善。      

      正月初九,市一院急诊科、肾内科密切配合、紧密协作,没有浪费一分一秒,从患者入院到成功完成血液灌流治疗,仅仅耗时五个小时,便精准高效地清除患者体内毒素,成功将患者从死亡边缘拉回,使其脱离生命危险。

微信截图_20250214151856.png

在后续的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精心调整治疗方案,给予患者全方位的护理和关怀。历时5天李先生病情逐渐好转、转危为安,2月11日康复出院。出院后,李先生与家人特地送来锦旗以及手写感谢信,以此表达对市一院医护人员的深切感谢。

      王恒民在此提醒大家,千万不要轻信没有科学依据的民间偏方,用药务必谨慎。若不慎发生乌头碱中毒,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什么是乌头碱类药物?

       乌头碱类药物是存在于毛莨科乌头属中药材,如川乌、草乌、(乌头)附子、雪上一支蒿等植物中的主要药用成分,一般是指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是一类剧毒的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2020版中国药典规定其总量应低于0.17%(按草乌、川乌干燥品计)。其中乌头碱毒性最大,纯乌头碱0.2mg即可引起毒性作用,3-5mg可导致死亡。上述乌头属中药材均列入国家《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管理。

      在临床上乌头碱类药物可用于镇痛、消炎、麻醉、降血压等,在民间常用乌头碱类药材炖肉食用或泡酒饮用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关节疼痛等。然而,炮制不当、煎药时间不足,误服、饮用过量等均易造成乌头碱中毒,需要小心谨慎使用。

微信截图_20250214151932.png

为什么乌头碱中毒事件频发?

      1.对汤药、药酒的盲目崇信,民间普遍认为药膳进补、药酒养身,却不知酒精能加速乌头碱类药物的吸收,使毒发时间更短,不利于及时救治。

      2.未充分华人策略研究论坛解乌头属中药材,只关注其功效,却不华人策略研究论坛解其毒性、食用品种、使用方法和剂量,从而导致误食或过量食用引起中毒。

      3.普通加工方法难以破坏乌头碱类药物的毒性,食用未经炮制的乌头属中药材或煎煮时间过短极易引起乌头碱中毒。

乌头碱中毒有哪些症状?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乌头碱具有强心、抗休克、抗心律失常、抑制呼吸中枢、兴奋迷走神经等作用,同时还具有促进细胞凋亡、抑制心肌细胞生长的细胞毒性,因此,乌头碱中毒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中毒潜伏期较短,临床发病时间数分钟到3小时不等,以30分钟至1小时多见。

      神经系统症状出现最早,主要表现为口舌与四肢麻木、蚁行感、全身紧束感,伴眩晕、眼花、视线模糊,重者抽搐、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甚至昏迷。

  心血管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多源性和频发室性早搏、心房或心室颤动等多种心律失常和休克,心脏损伤是乌头碱中毒的主要特征。


      呼吸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发绀、急性肺水肿、呼吸衰竭等。


     消化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出汗、流口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乌头碱中毒该怎么办?

      相关研究表明,经处理的硼砂溶液可作为急性和亚急性乌头碱中毒的有效保护剂,但现代医学对乌头碱中毒尚无特效药。

      怀疑乌头碱中毒时,第一要立即进行催吐,尽量减少毒物吸收,第二要尽快到医院就诊,及时进行治疗。最好保留一些食用过的汤药或药酒,交给医生鉴别,以明确病因,便于对症治疗。

 如何预防乌头碱中毒?

      1.如有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不要擅自使用乌头属中药材进行食疗或其他用途。

      2.中药材种类繁多,非专业人士难以辨别,不要乱采相似药草自行浸泡药酒,谨慎使用中药材泡制药酒。

      3.不购买、不饮用、不邀他人饮用无标签标识、浸泡中药材成分不清、来历不明的泡制药酒。

      4.不要盲目使用秘方、偏方制成的药酒、药膳;若需用中药材进补养生,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